移民故事

留学梦碎:美国冻结全球学生签证预约

2025年夏初,洛杉矶的阳光正好,窗外粉色的紫薇花,随风飘摇,春光明媚下,我却心头一沉。

原因无它,一则突发消息在国际生家长群、移民群、留学群里刷了屏——美国国务院下令,全球暂停所有新的学生签证预约,涵盖F、M、J类签证。

理由是:将扩大“社交媒体筛查”至所有申请人。

而签署这封外交电报的,正是川普政府新任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

美西时间早上,看到了相关报道,开始以为是十八路小报的博流量报道,但随着将trump student visa pause 等关键词列入谷歌搜索,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都实锤了卢比奥有如上的骚操作。

从一个母亲的焦虑开始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一名来美国不久的新移民。

一家四口,11年前开始申请来美的移民签证,2024年10月,一家三口顺利入境,而家里的大儿子L,在我们领取护照当天,工作人员当面告知孩子超龄了,在菲律宾的美国大使馆里,被白单拒签。

眼看着一家四口就要开始新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孩子,却在马尼拉被面签已经通过在领取护照环节通知拒了,尽管我们已经和移民顾问,再三推算过,年龄不是问题,但是依旧拒签,没有解释。

就像一扇门,毫无征兆地在你眼前,放行了三个人,独独为大儿子“砰”地关上。

我立刻做了两手准备:

一边联系律师申诉,一边启动Plan B,联系美国学校准备F1路径;
儿子一个人滞留在马尼拉,我们入境美国,开始发疯般找学校。

同时,加入各种赴美留学家长群、超龄子女群、签证救援群;

每天盯着签证信息、看政策更新、对比案例,大家互通有无,交换避雷踩坑经验,分享攻略心得,聊的最多的,是一家人怎么能在一起。

那段时间,我在群里刷到无数家庭的故事——有孩子错过开学、有妈妈奔波三国换身份、有全家两地分离四年不能团聚。

最终,孩子侥幸在川普上台的前夜,海底捞月般赢得了申诉,获得签证,随即,川普重回白宫,在这些群里,目睹着越来越多的负面消息,以及不时就爆炸的家长崩溃,隐隐感到,川普2.0时代,留学生这条路,迟早要动刀。

一场没有硝烟的围堵,从孩子开始

川普重新执政,卢比奥上任国务卿。

拜登留下的“签证窗口期”还没完全关闭,新任政府已经开始“整顿队伍”。

其实关于冲着留学生群体动手的征兆,从川普上台不久就能看到明显的苗头,提高H1B签证工资水平,取消OPT,

到后来的在校国际留学生,只要有超速罚单未交就有可能被大数据识别取消签证,被ICE递解;

再到后来诸多藤校给留学生发邮件劝告不要离境,免得入境横生枝节;直到上周的最新消息,川普政府采取行动,取消了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

But,所有这些信息加起来,也远比不上今天这封外交电报的效果炸裂

“全球范围内暂停所有新的F、M、J签证预约,所有尚未使用的预约将被取消;社交媒体审查扩大至所有申请人,待新规发布后恢复预约安排。”

电报发出时正是秋季开学前的签证密集窗口,无数家庭刚刚下了Offer,正在准备材料、打电话抢slot、打印I-20……结果一夜之间,所有安排化为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还在群里刷到一条妈妈的留言:

“孩子的机票都买好了,现在告诉我不能面签了,现在该怎么办?”

集体留学梦碎,去全球化再升级

向往留学美国的,不仅是家长和孩子。

更沉默的,是访问学者、博士后、交流项目那些原本打算“出去看一眼世界”的学者——原本计划半年的访学,突然连门槛都进不了。

再往下一层,是一整条围绕美国教育系统建立的移民链条:从国际高中国际班,到中介顾问、培训机构、留学房产,再到投资移民、陪读签证……一条条早已建好的桥,瞬间化为断崖。

这不是第一次,2018年开始,STEM专业的中国研究生就已被“精查”,2020年新冠爆发时,ICE曾强制国际生“离境上网课”。

但这次不一样。

这不是“个别审查”,是无差别整体冻结

不是“部分高风险地区”,而是全球暂停。

不是“延迟签发”,而是彻查你所有社交媒体历史。

你过去发的微博、抖音、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媒体上的每一条言论,甚至朋友圈里的一句玩笑,都可能成为签证官“拒你于门外”的理由。

而所有这些,背后的实质是——川普政府对“全球人才流动”的重新布控。

连哈佛大学的国际留学生资格都可以被吊销,这不只是教育层面的决定,而是川普在其“美国优先”议程中,对“精英机构”“全球化象征”的一种政治反击。

留学生,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学生,长期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财务支柱”,也是科技与创新的重要组成。

但现在,对不起,美国第一,至于你们,则被当作“潜在风险”来对待。

这不仅是签证政策的改变,这是信任体系的瓦解。

谁最受伤?

截至2024年,超过110万名国际学生在美国高等院校学习,中国学生数量27.7万人,仅次于印度留学生,位居第二。

你以为这是纯学术流动?错。

这是过去十年里,中国中产家庭进行“全球化投资”的最大方向。

你把孩子从清北之外的内卷中解救出来,送去常春藤;

你从小城里搬到大城市,是为了语言培训、国际课程;

你低价买入洛杉矶的郊区别墅,是为了拿个地址读好学区;

你拿旅游签入境打工,是为了等孩子落地身份……

无论是秋季即将赴美新生,或是计划的访问学者博士后,留学中介,海外家庭,培训机构,统统都是围绕着怎么把自己/客人/孩子送到美国而展开。

大把的学费、中介费、包装费、辅导班、房产投资、身份设计,全都围绕“出去”这个目的。

今天的这封电报,不只是一次签证暂停,它叫停的是一个个家庭的命运图谱设计

拒绝幻想,准备好plan B

关于这封电报真伪,CNN等媒体已经去求证美国官方。

最新消息,关于暂停留学生签证的电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拒绝对该电报的报道发表评论,但表示美国将使用“一切手段”审查任何想要进入美国的人。

这一段话的信息满满,拒绝评论,表面是回避,实则是默认这种内部指令的电报存在;而一切手段(every means available),意味着不仅仅是查签证申请资料,

还包括全面的社交媒体审查,跨境数据比对,AI筛查等手段;任何想要进入美国的人,意思是所有外国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

以往F1、J1签证多被视为教育和文化交流问题,现在则被当成移民控制和国家安全问题。

国家安全,地缘政治,一旦改变,就不要幻想过四年这种情形就会扭转。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四年后,民主党回潮,政策有所松动,问题是你的孩子,你自己,能耽误的起这四年么?

不能干等美国换政策。

要换的,是视角、计划、认知边界。

1:如果你孩子还未递签,立刻启动Plan B申请其他国家(加、澳、英、欧、新);
2:如果你是家长,尽早整理孩子的网络足迹,避免不必要的敏感内容被留下记录;
3:如果你是机构,从宣传语到课程设计,要切实转向“多元目的地策略”,不要再单押美国。

过去十年,中国家庭以“留学”为锚点,建立了移民规划、阶层跃迁、文化延伸的完整链条。

但这个链条在今天,清晰地传来一声断裂。

不是某个人被拒签,是一整代人的路径被抽空。

很多人还在侥幸,以为只是风头;但历史一再证明:

“政客从不为情绪负责,只有自己和孩子,要学会立即启动新的规划。”

睁开眼,看清裂变。不是为了控诉谁,而是为了不在梦醒时,才发现自己走入的是“他国构建的迷宫”。#留学生 #美国留学 #美国移民

Plan B,不是退路,而是这个时代,唯一可控的出路。(完)

资讯源:ABC news

Hi, I’m Cairong Gu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