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删文章

疯狂年代的英语课本

小小一本英文课本,时代的产物,忠实记录着那个疯狂的时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那一代人:人性被践踏,灵魂被扭曲,知识素质急速下降。

五一如此短,到处都是人人人,哪也去不了,只得呆在呼和浩特。趁着假期最后一天,带着两个孩子去团结巷旧书摊转一转,书摊上有一堆处理的课本,无意间发现了文革时期的英语课本,没有出版社,出版单位仅有一个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教育局教材编写组。出版日期是1971年。

1971年,时值副统帅从永远健康到折戟黄沙的变革岁月,但是教材里,依旧是浓浓的副统帅烙印(从这点判断这套教材应该是副统帅远逃蒙古前的产物)。

封二左侧毛主席语录,右侧林彪的著名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乘风破浪的巨轮,光芒四射的线条,文革意识形态的直接记录。

对比昔年发行的邮票,只能说,荒唐的年代,无论是教科书,还是联络书信用的邮票,都赤裸裸地成为宣扬极端意识形态的工具。

翻过页来,依然是林彪语录,给雷锋的题词。


这套英语课本看封面,内蒙古自治区中学试用课本,属于那个特定年代(文革)特定阶段(复课闹革命)的代表教材,“政治挂帅”的先入为主,导致全部课本一共只有10篇,61页。与儿子的英语课本相比,无论是课本内容还是单词数量,都贫乏的可怜,即便如此,仍有“根据形势的发展,教学的需要,增删部分内容(编辑说明)”的可能。

翻开课本,第一篇即是The Sun Is Chairman Mao。映入眼帘的是充满文革气息的压题画面,通篇充斥以“Long Live Chairman Mao(毛主席万岁)”,”Poor and Lower-middle Peasants(贫下中农)”、”Red Soldier(红卫兵)”的政治词汇。

整本英语课本一共10篇文章:毛主席是红太阳,语录两则,我们的祖国,为革命工作,毛主席像章,我的家庭(忆苦思甜),卫东和永红(两个红小兵),为自由而战的美国黑人。这些充满意识说教的文章占据了其中绝对主流。

最为奇葩的是在书本最后附表列举了一串军事用语——Soldiers,you’re surrounded(士兵们,你们被包围了),也许,这是当时的实用主义,学习外语为了输出革命?赤旗插遍全球的激荡梦想,视生命为无物,看战争如儿戏,那一个时代,冷战阵营对立的动荡,交恶于美帝苏修的华夏,处于战争边缘的寒栗。

问过身边年长的50后大叔阿姨,他(她)们对于那一段时间校园的回忆最多就是两条:挖防空洞(防空壕),以及随时随地的战争疏散演习。这是和平岁月里所经历的战争预演,战争恐慌。绝不如同我们今日玩红警动辄扔核弹的游戏快感,而是真真正正的核战争危机与恐慌。

那个疯狂的年代,一切都为了政治服务,国家领袖,阶级斗争,人民专政,世界革命的意识形态反复在中学英语课本里强化(其实强化的何止是课本,一个时代的文字图像声音基本都被政治所覆盖扭曲),通过赤裸裸地语录指示,语言煽动,把最高层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强加灌输给学生、在这么一个宏大的政治背景下,人性被忽略,个性,自我,个人主义被压抑和遗忘。

即使是英语课文我的家庭,最后也要上纲上线,呼应革命形势,来一句英文语录:“Never forget class struggle”(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小小一本英文课本,时代的产物,忠实记录着那个疯狂的时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那一代人:人性被践踏,灵魂被扭曲,知识素质急速下降。高中生的年纪,学着小学生的东西。即便如此,按照最高指示“复课闹革命”,复课是定语,虚的,“闹革命”是实词,中心。二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偏正关系。至于怎么闹,那就自己定义,自己晓得。说不定今年热衷之事,正是去年狠批的对象;前一刻还红的发紫的第二号领导人,后一刻成为遗臭万年的敝屣。

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自此,中国教育与世界的联系彻底中断,教科书的文明进程戛然而止。毛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跌进政治桎梏的教育彻底沦为了驯化工具,教育的目的不在是培养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充满爱心的学生,而是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毛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制要缩短,不断学文,还要学农,学工,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通过智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快速培养出一批为政治服务,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

作为标准件的螺丝钉,自然无需自我意识,换言之,没有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的标准件,不问真假,不辨对错,不认是非,只会在机器的开动下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同时,意识形态的刀具不断切削毛坯件的人性棱角,最终,锻造出了一个标准件的同心圆,最里面是自己,外面一圈是亲朋——无论父母师长,同学朋友,只要是革命需要,都可以当作仇人揭发,划为敌人斗争;对自己最亲近的圈子尚且如此,怎么能奢望他们对身处外围的路人能施以关心和怜爱呢?手头的这本英语课本,最后一篇文章,讲述了美国黑人的悲惨生活,用对他国他人的幸灾乐祸来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和国家认同,如此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愚昧教育,将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的鲜活生命,成功改造为国家机器的附庸。

文革对于现代中国的影响,足以书写一部厚重的教科书,而这本课本只是教科书上的一个微小窗口,值得人尤其是没经过文革的人细细研读,读懂读透。历史对于时代轨迹的影响,从随处可见的”赶超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合并重组潮“更让我们意识到了某些影响的绵远留存。这种影响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对现代教育最大钳制,从思想上铲除文革遗毒,才能保证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保证学校内部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表达自由。否则,中国永远无法成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

本文写于2016年文革爆发50年之际,被微信删除于2022年下楼做核酸之际。

Hi, I’m Cairong Gu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