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在我心里酝酿一周了,因为太沉重,几次想写,都无法开始!
已经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的冬天,第一次走进方舟启智康复中心,迎接我的是刘秀玲老师,她是这家机构的负责人,那个时候,她略带倦意,坦言一天处理事务过多,身体健康出了点问题。
事后才知道,由于她患上了乳腺癌,化疗导致头发脱落,带着假发,一个病人,坚持着做一份善举,殊为不易,敬佩之余,互相加了微信,后来,我经常去她的机构参加活动,每次刘老师见了我,都很热情,看上去她康复的挺不错。
上图为方舟启智康复中心创办人刘秀玲老师。
去年,由于我爱人去了国外工作,我一个人照顾俩孩子,协会的所有公益活动我几乎都没时间参加。
今年五月底,看见去方舟启智的公益活动是安排在周五下午,地点在旧城北门的教堂院里,我算了一下时间,活动结束的时候去接小儿子正好。
当我走进活动教室的时候,机构里面认识我的老师和我打了招呼,我坐下后,和机构的学生赵旭聊天,他非常喜欢唱歌,他告诉我,他曾经出去工作过一段时间,由于不适应,又回到这个机构了,他又说刘老师去世了,他难过了很多天,我心里一惊,刘老师,难道是刘秀玲,她的癌症……
赵旭说,是的,5月9号下葬的……
怪不得,这次来没有见到刘老师,原来她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当时戴着帽子,我下意识的摘下帽子,在心里默默地向刘老师致敬,随即径直走到后院的卫生间里,我需要处理一下我的情绪和感情……
在卫生间里,我遇到了方舟启智的生活老师,她说刘老师的乳腺癌,仅仅做过化疗,并没有手术切除,所以,复发了,扩散了,去年想手术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一个人在9年前创办了一家专为心智障碍人士、智力迟缓、孤独症、多动症、脑瘫等群体服务的民间机构,在自己患癌期间,仍在坚持着打理机构,在去世前,把方舟启智康复中心转给、托付了一位修女,修女在教堂院里租下了600平米的地方,简单装修后,把方舟启智康复中心的孩子们接到了新的家园……
这个摊子没有随着创办人的去世散掉,是令我最感动的地方,温和善良的修女承担了极大地心理压力接管过来,她说,方舟启智康复中心之前就是以大龄青年为主的教学,因为生存问题,才拓展了小龄康复训练,申请国家项目资助了两年,因刘老师癌变停运,项目也被取消。因机构地址和法人变更,就如同一个新的机构,现在机构没有任何国家项目的资助,紧靠学员费用真的难以支撑。她在想放弃的时候,曾经一个人躲起来放声痛哭,她并不懂得如何来经营一家这样的机构,也不知道怎样服务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她纠结过,也挣扎过,包括和我谈话的时候,都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她又说,幸好,这三位老师在方舟启智服务多年,在最艰难的时刻,仍然不离不弃和她一起扛了下来……
我一点一点消化着这些信息,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忙碌的老师们……
我能为方舟启智做点什?
六一前夕,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后,我又一次走进了方舟启智康复中心。
走进教室,看见崔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教大家阅读。
张静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写字。
她把3毛3的毛写成了手,郭老师给她纠正,她又反复写了四次才写正确。
张静和我说,我会写自己的名字,我写给你看。
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买菜、算账、洗菜、正确的拿菜刀、切菜。
修土豆皮,虽然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他们学会也挺费事,老师们耐心十足。
和面,揉面、炸油饼,赵旭个子大,身体壮,在这里,是一个大哥哥的角色。
赵老师在教孩子们炒菜。
孩子在擦桌子,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轮流到厨房里帮忙做饭。
饭好了,孩子们开心地喊,开饭了,来吃饭吧。
我在机构里面,跟着孩子们一起上文化课,一起在厨房里帮忙打下手。
老师给孩子们布置的家庭作业,有一项是每个孩子都亲自给爸爸妈妈做顿饭,从煮面开始,当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吃到自家孩子端到桌子上的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时,都激动的流下了热泪!太不容易了啊!
这是孩子们做的香皂,我们协会不止一次帮孩子们义卖过这些小玩意,一方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及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增加一些收入,活的有尊严。
每一个去过方舟启智或是其他特殊教育机构的义工及社会爱心人士们,大约都买过孩子们做出来的这些手工艺品。
公主府公园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笑。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友谊存在。
孩子们在院子里做游戏。
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27岁的我,出来玩,和小我很多的孩子一样开心呢!
孩子们的作品。
这是一个喜欢画画的孩子,郭老师和我说,由于他家里经济太困难,这学期没有送他来机构,他们去做过家访,希望家长把孩子送过来。更希望有爱心企业或者热心人士可以一对一资助这个孩子能够来继续学习。
乔洪波,身高185厘米,高高帅帅的大男孩,他给我朗诵了这首《我和你》,听得我心里头五味杂陈!
那天,我和孩子们及老师们在一起,深度了解这个机构的现状,老师们刚刚来到机构的时候,一个月工资500元,9年过去了,现在涨到了2000元,生活老师24小时和住宿的孩子们在一起,工资2500元。
这可是特教老师啊,有营利性培训机构想挖老师过去,工资给到一个月5000元,可是,老师们舍不得这些跟了她们多年的孩子们,她们的身份既是老师,又是教练,还是妈妈,必须要说,这些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们,太伟大了!
整个机构,现在只有三名老师,大家都是全面手,在方方面面倾注大量时间给予孩子们最真诚的爱,孩子们学习和吸收能力像蜗牛一样,你不能着急,在这里,一切都变得慢下来,就算是书写最简单的1 2 3 4,有个别孩子进展都很慢,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重复训练,每个孩子的状况都不一样,十几个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这几个老师来操心……
在这里,希望很远,即使是反复的训练,也只能对孩子的行为状况作出有限的调整和改善,但这不是我们放弃希望的理由。
有爱存在,有就希望。
这个六一儿童节,孩子们不冷清。孩子们最喜欢有人来机构看他们了,每个孩子都会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
在这里,大龄心智障碍的学员很多,上了培智班之后又断档了,都待在家里,这样长期下去前期的学习和训练就会功亏一篑,所以,方舟启智就补了这个空缺。
这是一个有着人间大爱的机构,我在机构呆了一天,回来感觉大病一场,从刘秀玲老师创办到李春利修女接管,方舟启智的牌子得以能够继续保留,孩子们有老师们继续陪伴着成长,这中间,一直都有爱在涌动,孩子们在这种爱的滋养下,每天的生活和学习也都开开心心呢!
现在机构开展的服务:
一,启智教学,
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三、社会融合、艺术调理和职业觉知的训练。
虽然师资力量不是很雄厚,但我们的工作开展情况依然有条理的在进行中。课程设计上也针对不同的学员有所调节,通过公开课学员们的进步有目共睹。家长们也非常认可我们的服务。
所有我们希望在努力完善的基础上,力争做出更好的类似庇护工作和社区家庭,让心智障碍青年真正能有独立生存的空间,以及自食其力的能力,让学员有安全稳定的就业指导机会,也让家长们可以不再担忧他们的未来!
让更多的爱,呵护方舟启智,一同成长!
上图为方舟启智康复中心负责人李春利老师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
第一是对刘秀玲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感谢她坚持了这么久,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放弃这些孩子们!
第二是感动于李春利接管了方舟启智的义举,她在关键时刻承前启后,从一个修女的身份努力适应一位特殊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且后半生大约都要坚持下去,这种勇气可能源于她的心中始终都有一盏大爱之灯,照亮了阳光不曾照到的角落,驱走了人类的自私和冷漠,点亮了一个个特殊孩子的生命!
第三是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一下从事特殊教育的这些老师们,她们拿着低的不能再低的薪水,就算是去一个大点的酒店洗碗,都比这挣得多,还不仅仅是挣钱少的事,她们要付出额外多的时间、精力、责任和爱心呵护着这些孩子们。我在机构呆了一天,觉得自己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她们可是天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环境,这些原本柔柔弱弱的女子们,为孩子们撑起来一片天,这个群体,有时候离你很远,我希望你可以走进她们的世界,尊重、理解并支持她们。
第四是想对大家说,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关注一下方舟启智康复中心的孩子们,老师们希望给孩子们筹集一个图书室,以及音体美科目的教材教辅教具等……
欢迎社会各界爱心企业、机构、个人、学校、单位等走进方舟启智,和孩子们成为熟悉的好朋友,让孩子们多一个机会和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