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现场

公益在路上,呼和浩特哈拉合少村送衣服有感

2015年12月12日,星期六,5点35分钟醒来,做早饭,送老大补课,驾车路上,天地雾霾一片,去海西路草原明珠西侧集合点,看看时间太早去饭馆里暖和,活动群里喊了一嗓子,便有小美女找不到地方,于是我出来接她,然后刘浩兄弟打电话,这样我们三人在车里开着暖风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8点半点名签到,去攸攸板敬老院库房装车,期间有义工要去厕所,于是我带领大家去老人的居室内方便,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热情地招呼我们,问我今天可以给她铰头(理发)吗?我说下次一定带上理发器材。老奶奶90多岁了,拉住我的手手不肯放我走,这大约也是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一直持续每周都去敬老院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的到来,让这些老人心里头有了期盼。

去武川的路考验车辆和驾驶技术,像我这样的中年女司机只能以副驾的身份坐在别人的车上,我们五辆越野加一辆箱货开往武川县哈拉合少村,经过武川收费站,箱货被扣,幸好在了解我们去送衣服便放行了,过了武川路况不太好,冰上覆盖着积雪,好在是天空中的雾霾少了很多,所有车辆保持40迈的速度,跋涉到了目的地。


时至正午,村委会提供了馒头和烩菜,我们都饿了,吃啥都香。


匆匆吃毕午饭,开始召集村民分发衣服,手套,鞋子,村民聚集在院子里,挑选适合自己的衣物,义工们帮忙试穿,哈哈,热闹的像个集市。

村民之中以放羊的,还有老人居多,几乎看不见年轻人和孩子。


我们在村里书记的带领下去特别贫困的老乡家里走访,同行的孙姐考虑周全,特别为贫困老人带去了膏药毛巾等,老人们虽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是都有低保,生活上倒也过得去,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村村通公路,水电。农村,已经不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只是偌大的村子,宽敞的院子,只有老人和一些家畜,少了年轻人和孩子总觉得缺少蓬勃地生机。

我们带去的衣服还有一部分没有被领走,就放在村委会的库房里,因为有些村民去放羊,不在家,等他们回家,自己来库房挑选吧。

整个分发和走访过程时间并不长,但是给我还是很深地感触,类似的活动以前也搞过多次,呼市周边的贫困地区也去过不少,但是这一次的目睹和以前有点差别,呼市周边的黑老夭和灯笼素村我都去送过衣物学习用品,那里比这里更加贫困,人们的生活水平,穿着打扮较起这里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至少在今天领衣物的这些人而言,有一半地温饱不是问题,他们聚集在衣物堆旁,针对颜色和款式挑拣个不停。

我又想起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为叙利亚难民募集的衣物,小孩套着大人的毛衣,男人穿着粉色的羽绒服,冻地通红的脸颊,黝黑裂口的赤足,生死线上的挣扎,他们对于生存的向往让每一个看到照片的人都无比心痛,只要有件东西裹住身体,免受风寒,能活下来就知足了。

从收集到分类再到整理打包,从刷脸找车运送到雇车运送,大冷天就在露天中干活,义工们付出更多的是时间,精力,还有能帮助他人的使命感,但等到活动结束后,扪心自问,这一切值得吗?事先按照村里提供的名单准备人手一副的新手套,现场的义工和各位村民也都讲地很清楚,但是就眼睁睁看到有个大姐拿走了三副,(当然被我发现后和她解释清楚,大姐最后拿一副走了)

我们去看望脊椎弯曲驼背的老人,他老伴激动地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习主席,我这人性格太直接,我说老奶奶我们不是代表政府送温暖,我们是民间公益团体,我们是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老奶奶嘴里喏喏地应允着,脚步不停,踉跄着去墙边的衣柜里翻老头的残疾证,我说奶奶不用找什么证明了,人都这样,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残疾,还需要用证件证明么?(蓦然想起开介绍信证明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规定,这和老太太近乎条件反射的反应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我念书少,不得而知。)


村领导说他家想申请一个轮椅给老爷爷,永久(永久真名贺志惠,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常务副会长)说,轮椅的事他解决,下次村领导来呼市找永久就可以拉走。回来后我想自己何必和老奶奶较真,该感谢的还真是政府,毕竟大家都受到了好政策的实惠,我们离他们远,其实能帮的忙很少很少,在我们无法帮助到地时间和空间,还是靠着从上到下的政府维系着他们的生存状态。

我们从市区跑来山区,因为路况不熟悉,不太好走,我担心车辆和人身安全,组织活动,这是一件绕不开的心结,幸好全部安全到家,我才放下心来,狠狠地睡到今早8点钟,一睁眼,窗外依然一帘雾霾,从昨天到以前,我们走进孤儿院、养老院、特教学校、街头流浪汉、周边乡村的田间地头……复杂的社会构架,每一个人的境遇,造成了一种危险,那就是不断的精神游戏,不断自我推翻的冒险,对认知和成见的解构和重建。写一些文字常常让我很纠结,现实,回忆,理想,痛苦种种交织捆绑在一起,我害怕思考,害怕越来越清晰同时也越来越遥远的未来。

民间公益的未来如何健康发展,如何摆正民间公益的位置,在政府之外发出自己的声音,起到相应的作用,这一切一切,都如同雾霾中的远方,隐隐绰绰,但终究,需要我们这一批人去探路,而这探知的过程,就是书写着民间公益的历史。

 
Hi, I’m Cairong Gu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